我国著名的数学家华罗庚先生曾把通过阅读来掌握书本内容的过程,形象地比作先“从薄到厚”再“从厚到薄”的过程:“在对书中每一个问题都经过细嚼慢咽,真正懂了以后,就需要进一步把全书各部分内容连串起来理解,加以融会贯通,从而弄清什么是书中的主要问题,以及各个问题之间的关联。这样我们就能抓住统帅全书的基本线索,抓住贯穿全书的精神实质,我常常把这种读书过程叫做‘从厚到薄’的过程”。在学校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师是教学的主导。我认为的高三地理复习中如何启发诱导学生主动地、积极地进行学习,在比较短的时间里,掌握好大量系统的地理知识和技能,也存在着一个“从薄到厚”和“从厚到薄”的过程。仅就这个问题谈谈我的一点认识和做法。
一、地理复习中的“从薄到厚”
“从薄到厚”指的是系统知识和技能的积累过程。从薄到厚,这里有两层意义:
第一,读书的时候,要随时加上自己的理解和注释。认为读懂了,用自己的话说一遍,加上一点自己的理解,就像是和作者在作交流一样,只是这种交流是非同步的。或者,把作者的观点,作一点自己的延拓,用一些自己的例子来说明,甚至用自己的话重新叙述一次,等等。这些都是把书读厚。地理教材面广量大,尤其是高考复习,内容涉及到六本书、三本图册,有自然地理,也有人文地理,有中国地理,也有世界地理。加之近三年高考地理试题内容不断扩大,结构没有规律,能力要求日益提高,给我们的地理复习工作带来了一定的难度。要解决这样一个教与学的矛盾,我认为只能以不变应万变,即必须以教学大纲为纲,以教材为依据,坚持以高难度进行教学的原则,要为学生深刻地理解所学的地理知识创造一个有利的条件,那就是把握住地理知识的广度和深度。
以教材为依据,并不是死抠教材,而应该视教育的对象,适当地拓宽加深教材的内容。以多方面的内容来丰富学生的智慧,使知识纳入一个广泛展开的体系。不必担心教得越多就越要增加复习时间,磨刀不误砍柴功。有些知识不是靠单纯的复习就能记住的。应是靠知识的广度,靠与其他知识的有机联系而得以牢固掌握的。
为此,我在复习中一般注意抓好两件事:一是细嚼慢咽,注意讲清基本概念和基本原理。对初中教材,重点拓宽加深地理理性知识,即地理原理。用高中系统地理的理论统率区域地理的内容。有目的地指导学生将大量所感知的区域地理材料进行分析、抽象和概括,抓住地理特征,形成地理概念,抓住地理规律,找出地理成因。
例如,讲解中国地理第二章人口和民族问题时,我补充了影响人口分布的因素、我国的人口迁移等知识;讲解第三章地形时又补充了我国主要地形的成因;讲解第四章气候时,重点补充了我国季风的三种类型、季风的形成、性质和活动规律及委风活动规律对我国气候的影响、气候在地理环境中的作用等等。中国分区地理,虽然只考黄河中下游地区一章,但我仍全面地向同学们介绍,从八大自然区的划分依据,一直到各分区自然、人文地理的主要特征。为了防止学生掌握各表面的、零散的知识和技能,提高他们独立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我复习的重点还放在帮助学生理顺知识的层次结构及介绍思维的方法过程方面,使学生的地理思维活动寓于规律性知识的掌握之中。这样才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联想能力、记忆能力、逻辑思维能力和根据能力。在遇到新的条件下,可运用所得到的知识去解决困难。
再如讲解世界主要国家的经济地理特征时,我都系统地补充了各主要国家经济地理的基本特征(即经济体系的性质、发展水平及速度、国民经济的结构和原料、产品的进出口关系);工业地理特征(即工业水平、内部结构、主要工业部门、供、产、销的关系、工业布局、工业发展趋势);农业地理特征(即农业生产水平、经营方式、部门结构、写作业生产率、耕作制度、主要农作物的生长习性、主要农作物及其分布);交通运输地理(即公路、铁路线、内河航运与海上航运、主要交通枢纽和海港、海陆交通联动、货物流向),自然资源的开发利用(包括土地资源、气候资源、水资源、森林资源、矿产资源、生物资源和海洋资源的开发利用状况及评价等等)。
对高中地理教材,着重讲清地理环境基隆内涵和运动规律。并为此作适当的补充加深。首先是用公式和数据提示地理事物和现象的规律。例如,在高中地理上册有关地球自转运动一段写道:“地球自转的线速度,则因各地纬度的不同而有差异”。教材上这句话,只是定性地说明各纬度线速度有差异。我则补充证明了任意纬度线速大小与赤道线速度之间量的关系(即V任意纬度=V赤道·cos∮)。在讲地转偏向力时,我补充了F=2vwsin∮的公式。说明地转偏向力的大小与物体水平运动速度、地球自转角速度及纬度的关系;讲太阳辐射紫外区、可见光区和红外区三部分各占总能量的百分时,我补充了m·T=2884·K,真空中C=f、E=h·f三个公式,用以分别表示有关最强辐射波长与绝对温度、真空中光速与波长、频率、能量与频率之间的关系;在讲洋流中的密度流时,我补充了密度与水温与盐度三者的关系;讲岩溶地形的成因时,补充了其形成过程的反应方程式;还如高中下册讲生态系统的能量来源时,我又补充了光合作用的化学反应方程式等等、等等。我认为这些公式、方程和数据,对提示地理事物和现象的规律有巨大的作用。因为概念和它们的关系用符号来标识,是创造性思维的最重要条件。
第二方面从地理观念入手为深化教学打好基础。我经常综合感觉材料,如地理名称、地理分布、地理景观、地理演变、地理数据等这些地理观念,指导学生把它们进行整理改造,上升为地理概念、判断和推理。如高中地理上册讲解外力作用时,我在教学中往往运用种直观手段,让学生掌握一定数量的地理事实即自然界的各种外力作用现象、外力作用演变过程及地理数据象拍击岩石产生的城市力为38吨/米2,水中搬运物体的力量和水流速度的6次方成正比等这些感性知识,并在这个基础上让学生找出各种外力作用的主要特征,如地球表面各种外力作用的主要表现形式;各种外力作用的活跃地区及其原因;外力作用与地表的关系;各种外力作用所产生的地形及其形成过程,最后总结几种外力作用各主要表现形式之间的相互联系,再联系中国和世界的实际了解外力作用所产生的地形其分布和演变规律、形成原因,从而掌握地理基本原理。这样把大量概念、事实和观察综合起来形成的科学概念,内涵极为丰富。掌握了这样的知识,同学们对所学内容就能举一反三,运用自如了。
二是在练中获得地理基本知识和掌握基本技能,对教师讲深讲透地理概念,就能提高地理教学质量,这种看法我认为是靠不信的。因为老师不能生的学习,必须让学生有足够的时间将所接受的知识进行加工、整理、归纳,作出合乎逻辑的地理判断和推理,将课本知识转化为自己的知识,将知识转化为能力。所以老师要精心安排学生的练习。练习既是学生的学习实践活动,它可深化忆获得的地理知识,检查的地理知识正确和错误的程度,这就是理论联系实际,也是“从薄到厚”掌握地理知识的一个重要环节。同时,老师也可在学生的练习中发现问题,以便查漏补缺。所谓精心安排,指的是在老师指导下,有目的、有重点的练。盲目地做大量的习题,不仅无益而县城有害,简单的重复会使学生对学习产生厌倦情绪,不利智力的开发,同时浪费了学生许多宝贵时间。我认为平时选编1—2套图文并茂的同步练习题就够了,这套同步练习,要求得病面要大,综合性要强,有一定尝试。既注意到知识和能力层次的需要,还要注意训练方法的灵活多样,可以分散练,也可集体练;可以作业练,也可以智力竞赛形式练。有时在单元教学后安排一次地理智力竞赛,从命题到组织竞赛、评比活动,全部由地理兴趣小组同学负责,教师是从中协助指导。有的同学为了精选试题,查阅了许多参考资料,有的同学为了一个标准答案,展开了激烈的辩论。这样既给了学生发挥才能的场所和锻炼机会,又使他们能在一起相互学习,相互切磋,增长才干。还能在紧张之余,活跃活跃身心,一举数得。事实证明有才干的学生在培养同学上面比许多教师起的作用还大。
二、地理教学中的“从厚到薄”
“从厚到薄”是心理学上所指的一种统摄思维活动的过程,也是培养人才的重要环节。掌握知识与培养发展能力的密切联系的,培养能力要在掌握知识的过程中进行,掌握了知识可促进能力的发展,而能力的提高又反过来促进学生更好掌握更多的知识。具体来说,“从厚到薄”就是试着看看能不能把上面展开的,延拓出去的理论,概念,从新做一次系统性的归纳,回到简单的几句话来.换一个角度来说,问问你自己,你可以把这本书用你自己的话再写出来吗试试把你要写的这本书的概要写下来,把目录列出来.用几句你自己的话语,告诉别人,你的这本书讲的是什么,这就是从厚回到薄的过程。在复习阶段,我们将“大纲”印发给学生或要求学生以教材为依据,在每章教学结束后,紧扣大纲,结合教材,找出贯穿各章各节内容的主线,将所学的地理知识进行加工、整理、比较、归纳,制成知识卡片。要做到这点,必须充分发挥学生的联想能力、记忆能力、逻辑思维能力和概括能力。这样才能找准这个答案。而这种能力的获得,关键又在老师教学的科学生、逻辑性、直观性和兴趣性上。老师的这种主导作用发挥得越好,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就越高。教学过程中我常指导学生用下列几种归纳法:
1、图像归纳法即用图像概括规律性的知识,如地求公转的地理意义,我选用了近似正弦曲线表述太阳回归运动的规律和昼夜长短季节变化的规律。(见图又如在表述能源的概念及能源与自然资源、矿产资源之间的关联时,我选用了图像来概括。(1表示自然资源、2表示矿产资源、3表示能源)
2、图表归纳法这方面有根据各章的重点内容选用的知识结构网络图;也有将初、高中地理从总体角度找出知识的内在联系,把零散的知识用分析和综合的方法,理出规律,列出表解进行归纳。
3、地理表象地图归纳法即用地图有系统地表述地理事象,培养学生运用各类自然地图和人文地图阐明和发现地理问题,进行逻辑思维、分析、综合、判断。判读出其地理特征。象同学们手中人手一册的“高中地理图册”(测绘出版社出版)第14页‘气候类型举例’图表上,标注有海拔、地理座标、各月气温的变化、降水量的季节分配、夏至日的太阳高度及昼长时间、冬至日的太阳高度及昼长时间等八项内容,我就指导学生运用地理坐标,计算某地的昼夜长短时间和太阳高度角的大小;根据太阳高度的大小和昼长时间的周年变化,分析某气温变化的原因;再根据气温、降水的地区分布、季节分配反映该地区的气候特征,从而形成了某种气候类型,反过来提问学生,从各气候类型的气候特征,追问到它们在地球上的分布规律,形成的原因;气温变化大或小的原因等等。这样用地图来归纳我心气候类型的这个中心问题的情况时,就增加了与该问题相联系的许多地理因素,保证了学生在学习中分析和研究的需要。
4、最后总复习时,还选用高中地理上册“说明”中的本书知识结构图解,总结地理环境的结构及其变化发展的基本规律,使同学们了解各章节在全书中的地位和作用;总结人类和地理环境之间的相互关系,帮助学生初步具有比较全面的资源观、人口观和环境观,并培养学生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
综上所述,教学过程中的“从薄到厚”和“从厚到薄”是地理复习课中的两个方面,是相辅相成的。它们既有区别,又有联系。前者是后者的基础,后者是前者发展的必然结果。其中有一个从量变到质变的过程。我们在教学中切不可机械地把它们分开。这是因为系统知识的积累有利于驾驭知识能力的培养;知识融会贯通,能够运用自如了,对知识的理解、记忆也就更深入。